评论

您的位置:首页»评论»正文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
来源:宣传部   作者:校报评论员  编辑:向发全  审核:王义全  日期:2011-12-29  访问:

今年3月以来,学校组织开展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如果说这次讨论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回答“怎么看”这个问题的话,那要把在讨论活动中形成的思想认识变成我们的自觉行动,就必须认真解决好“怎么办”这个关键问题。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怎么看”是“知”,重在分析问题;“怎么办”是“行”,重在解决问题。

在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中,“怎么看”固然重要,“怎么办”更为关键。如果只转变思想观念,而不去实践,只讲不干,坐而论道,光说不练假把式,再新的观念,再好的想法也是枉然。转变思想观念不是最终目的,我们最终目的是以观念的转变促进事物的发展,即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然而,从“知”到“行”,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并不是件容易之事。应该说我们知道的东西并不少,全国教育会议有方向,学校制度文件有规定,实践工作有经验,社会对我们有要求,讨论活动有共识。比如说,教学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谁不知道?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谁不知道?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谁不知道?但从实践来看,很多时候我们的“知”并没有真正变成“行”,我们知道“怎么看”,并没有实现“怎么办”。

要实现从“怎么看”到“怎么办”,首先要解决价值观念问题。思想要变成行动,一个重要前提是对行动的价值判断。如照本宣科、照屏幕宣科的填鸭式教学,事先准备好一个本本,做好一个PPT,上课照着念,这种教学方式简单易行,而且一劳永逸;而启发式、引导式教学,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这种方式组织难度大,而且需要常教常新。又如,简单的行政式、命令式管理,发一个通知,提一些要求,然后就拿着检查或考核的大棒,坐等结果,这种管理方式也容易操作,而且程式化强;而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做大量调研,要在了解人、尊重人的前提下,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这种管理要求高,又需要改革创新。那么,一个人是选择简单易行的填鸭式教学、命令式管理,还是要做启发式教学、科学化管理,内心的原动力就源于他对行动的价值评判。可以这样说,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知道“怎么办”,而是不愿意“那样办”。如果我们不能把育人作为崇高的价值要求,不能把服务师生作为主要任务,我们很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就不可能成为行动的指导。

要实现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还要解决制度机制导向问题。制度是对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更是对思想的引导和激发。思想要变成行动,一个重要基础是政策的导向和制度的保障。我们倡导什么,就应该用激励性的制度加以导向;我们反对什么,也应该用约束性制度加以禁止,用制度固化我们的讨论成果,指导我们的实践行动。没有制度,管理完全依靠自律,教学完全凭借良心,不沉下身去认真研究制度机制,就坐在那里指手画脚,指责他人,我们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最终只能是一句空话。应该说,我们多年来也形成了很多制度文件,但我们的一些规章制度仍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我们应该把他们从纸上、墙上“请”下来,“贴”在每个人的心坎上,走进每个人的生活里,写在每个人的行动上。

要实现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要重视和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文化是血脉,是精神家园。制度是硬的,是冷的;文化是软的,是暖的。只有“软硬兼施”,久而久之,当观念内化为信念,转化为行动;当制度约束变成行为习惯,成为一种精神自觉,大学文化也就在这个过程中悄然积淀着,形成着。文化是学校的精神,是“魂”,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师生,而我们每一个西南石大人的文化认同和自觉,又在不断丰富它,发展它。我们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在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把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把学校的文化建设好,呵护好。

从观念转变到价值判断,从价值观念到制度引导,从制度规范到文化引领,这是我们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应该着重思考的重要问题。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既要实现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又要在实践中不断“重新看”,永葆教育思想观念的先进性,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跟上高等教育发展步伐,融入高等教育发展主流。(原载2011年12月28日《beplay体育软件正规 校报》第一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