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文以载道】论新时代研究生美育的价值、内涵与形态
2024-03-09 16:58姜殿坤、李英翯 中国知网

摘要:研究生美育是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是研究生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加强研究生美育之所以紧迫,原因在于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紧迫需求,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规定。新时代研究生美育的内在意蕴表现为以五育融合为基点,以心灵塑造为旨归,以艺术教育为依托。新时代研究生美育包含三种基本形态,一是课程美育:开放包容,多元交叉,融合发展;二是科研美育:研究美、创新美相辅发展;三是师德美育:厚品敦行,形神兼修,综合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美育;价值;内涵;形态;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与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最有力结合点和发力点。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研究生美育是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是研究生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美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美育的育人导向更加凸显,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课程建设稳步推进,美育活动丰富多彩,资源保障持续向好[1]。研究生美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界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但对于研究生美育的深层价值、核心要义与基本形态较少系统分析,本文特对此进行尝试和探索。

一、新时代研究生美育的深层价值

研究生美育有着独特的本质规律、实施逻辑和理论基础,它的高效优质发展对于教育强国建设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1.加强研究生美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紧迫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教育起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当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发展要积极应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社会文化的现代化,是审美与创造美的现代化,它强调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和社会和谐公正,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服务于教育,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技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曾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3]。可见美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既要通过审美教育,在丰富大众精神生活、提升审美能力的同时,把更多艺术元素应用到生产生活建设中,提升社会审美趣味、文化品位,又要通过美育的创新发展,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与创造能力,以美为媒,健全人格,激发创造力,助力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要站在中国文化立场上,探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讲文明是人类共建的,对于美的认知与创造构成了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靠努力和自信,更要以上下五千年从未间断过的中华美育精神作为坚定基石;面向伟大复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赖于教育的强盛,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原动力与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而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和精尖部分。在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精尖人才的全面培养与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使得研究生美育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紧迫需求。研究生教育应创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多元美育平台,破除校际壁垒,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资源与现代科技通信手段,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推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推进学科与专业交叉,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以美育为给养反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2.加强研究生美育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规定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今天的人能够接受并战胜来自世界变化的挑战,为即将承担不同社会角色做好准备,也是让个体获得幸福和愉悦,成为积极的、有责任的社会公民[4]。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构成教育的各个方面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首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体系、生存与创造本领、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是去功利化的综合素养的提升。美育工作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其核心要义在于通过审美教育培养一代新人。这样的新人以审美的世界观作为生存的根本原则,摆脱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束缚,以亲和系统、普遍共生的态度同自然、社会、他人和人自身处于一种协调一致的审美状态,改变人的非美生存状态,走向审美的生存[5]。美育具有非功利、非物欲性质。研究生美育在培养研究生的审美能力、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增加研究生的文化修养和增强研究生的创造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研究生美育以艺术教育为重要手段,通过艺术的熏陶可以激发研究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艺术是一种“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6],狭义的文化则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在艺术和文化(意识形态和其创造的精神财富)的鼓舞下,研究生可以跨越学科边界和思维惯性,创造出更具有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学术成果。第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审美意识是人类丰富的精神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审美能力与实践创造能力息息相关,而实践产生的经验是艺术创造的根基。可见通过审美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领域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不断创新,应对未来挑战。

二、新时代研究生美育的本质内涵

为了增强新时代研究生审美教育创新发展的自觉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必须首先对研究生审美教育的内在意蕴,也即研究生美育基点、旨归、进路依托、内容等要素进行认真思考,进而深入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站在全人角度着眼规划研究生审美教育体系,力争体现研究生美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做到横纵交叉、上下贯通、内容协调、润物无声。

1.以五育融合为基点

新时代研究生美育实施须以五育融合为基本范式。“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7]中华传统文化、东方哲学与中式美学是中国人砥砺前行的底气,是学子品格应兼备的要素,其核心内容为五育融合。德、智、体、美、劳五育相融合是遵循研究生阶段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以及专业学习、独立研究等内在逻辑规律,从主要问题、成长目标、学习内容和实施路径等层面出发,将未分化的教育要素纳入教学当中,或把已经分化的教育要素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整体发展的过程。五育融合是研究生美育的发展与创新基点,可以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等方面得到滋养,形成真、善、美的道德情操,养成正确的道德信念,树立高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育融合,德美融合居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8]“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立德致美,方有美德。而作为五育重要支撑的美育,以它特有的艺术感染力、栩栩如生的艺术表现力震撼着人的心灵,陶冶着人的情操,为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审美是人五感的融合,人们通过感官感知万事万物的样态并产生与之相连的情绪,蕴含着对真、善、美的深刻理解。审美是由认知过程引发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综合通感能力,它以五感的反馈为依托,经过思维加工将人们真实的情感转化为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可见,美育有助于道德教育的实现。美育与智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美育可以激发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促进智育发展,而智育则能够提高人们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反哺审美能力并促进创造美的能力提升,继而促进美育发展。美育与体育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互为依托、互为目标。体育运动塑造了健与美,而美学原理可以指导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方式,审美则是运动内在最求和目标之一。美育与劳动教育也是紧密联系的。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同时,揭示出“劳动创造了美”的真谛。人的一切劳动都遵循美的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美的规律也就是劳动的规律;从根本目的上说,劳动教育与审美教育完全一致,都是为了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研究生阶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劳动,会使他们在接受劳动教育、取得劳动成果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审美的愉悦,进而强健身体素质,提高审美素养。

2.以心灵塑造为旨归

研究生美育应以美好心灵的塑造为目标指向。美好的事物需要美的心灵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得以呈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如果青少年的心灵世界没有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色彩,如果青少年没有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发展。美育的功能就是要提升人的审美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

美育的性质和功能既有特殊的超越性,也有普遍的现实性;既有促进人的感性方面发展的作用,也具有开发智力、养育道德、滋养心灵等内在功能,这些内在功能是由审美、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多重价值决定的。中国传统美育思想一贯重视美育培养人格的意义,强调在感性体验中实现教化向个体的内化[9]。如荀子认为“人不能无乐”“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荀子的“美善相乐”观是指美与善、美与德、美与情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是构成“心灵美”的有机部分。德国启蒙文学代表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曾将美对心灵的塑造关系表述为:“最高之理想存于美丽之心(Beautiful Soul),其为性质也,高尚纯洁,不知有内界之争斗,而唯乐于守道德之法则,此性质唯可由美育得之。”[10]古圣先贤非常重视人内在的“心灵美”的塑造,“美德”“尽善尽美”都是表达君子美与高尚品格的合一,如孔子提出“兴观群怨”就是对诗歌美学价值与社会功能的高度概括,孔子之教“始于美育,终于美育”,他以美润心、以美扬善的思想与席勒、叔本华等人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美育是心灵塑造的重要途径。研究生时期不应囿于封闭的单向度专业学习,而应面向未来的需求与复杂挑战,开展文理并重、艺理兼修、突出专业、开放融合式学习。这既需要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技能与科研素养,又需要补足他们的人文与艺术修养短板,育大美于心,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实现育心向善,从而塑造美好心灵。新时代研究生美育应以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和世界优秀文化、艺术为核心内容,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理性确立,使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人类文化面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梳理脉络,总结规律,从而更好地了解现实社会,展望人类的未来。

3.以艺术教育为依托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研究生美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为指导,以美育人,以美培元,凝聚共识,贯彻大美育观。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不仅关注美育与人的本性的关系,同时注重美育与文化、美育与时代、美育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以及社会生活对人的美育作用。重视生产劳动在美感教育中的作用,重视美感教育的人民性问题,它既是美感的教育,也是综合性的教育。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说过:“大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11]实践越来越证明,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依然具有真理性、现实感和生命力[12]。高校应以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为引领,深化研究生美育课程建设,增强建设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大美育课程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同时,美育实践也离不开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最重要的内容和途径,是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艺术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美学家尤·鲍列夫认为,教育具有局部性质,而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可以塑造完整的个性[13]。我们应以艺术教育为依托,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吸纳人类其他先进文化成果,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塑造新时代研究生新面貌。因此,将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等艺术修养相关内容有计划、有体系、全方位地贯穿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对于拓展研究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其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健全其人格品位和精神境界,具有其他学科和专业技能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14]

三、新时代研究生美育的表现形态

高校美育是一个具有系统性、融合性、持续性等特征的“综合工程”,要从整体规划、发展建设和制度层面等进行全面统筹、一体设计[15]。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也应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美育观。在横向上,以艺术教育为进路,以开放融合的美育观为引领,打通门类、学科、专业与研究方向之间的壁垒,将审美教育与专业教育交叉并行,将封闭独立的专业课堂变成开放的、美的学习中心;纵向上将培养过程与审美教育相交叉,形成从入学、选题到毕业答辩的一整套美育浸润体系,既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思想、教育价值、教育目标等根本问题;也包括微观层面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队伍、教学评价等具体问题[16]。由此,新时代研究生美育主要表现为课程美育、科研美育与师德美育三种形态。

1.课程美育:开放包容,多元交叉,融合发展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艺术活动是美的本质展开的审美过程,而美的本质基因是自由,作为美的本质存在方式的艺术囿于人类情感世界,活动于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之间,在有限中展开无限,在感性中生成理性,在个体中含纳群体[17]。研究生阶段是学生探索专业和研究科学、哲学与艺术的重要时期,它需要通过开放多元的融合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卓越的综合素养,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与未来职业服务使命。因此,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审美过程的贯穿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以课审美,以艺动情,以美化人。研究生课程美育需要从研究生教育的规律出发,将美育必修课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研究生培养目标,紧抓课程体系建设这个关键环节,以开放的姿态打造丰富包容、多元交叉、普适融合的美育课程内容,帮助研究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研究生课程美育建设要以美育课程改革为重点,可以采取三方面策略。一是以艺术教育改革为路径,对原有研究生课程进行以发展式探究为主和以审美能力提升为从属的新型教学模式开发。此间美育相关研究方法及审美表象的介入,可以深入高效地解决美育课程模式的有效性和延展性,原有大纲的教学目标也可被审美教育触角延展到新的广度。二是多种美育课程模式的交互探索,也即学科交叉、多元融合取得新突破。艺术学科思维方式方法的杂糅,艺术教育多种教学模式的组合使用,艺术相关课程的教学模式的交叉引入或融合运用,可使传统研究生课程呈现崭新的样态,更加多元的内容与手段可将平淡的知识传授变得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三是以数字媒介与新兴技术的应用扩充传统研究生美育课程的信息量。在现代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课程中,审美能力被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感官与思维,以课程的主动,引发审美活动的客观达成和审美能力的静默提升。同时,电子媒体连接互联网,将大量的审美信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逐层显现,跨种族、跨地域、跨文化的审美表达,于分秒中完成审美能力的闭环提升。

其次,研究生课程美育要在大力加强和改进美育课程教学的同时,注重全科课程美育。全科课程美育应全面覆盖通识课、专业骨干课以及选修课,以美的历史、理论、经验以及审美法则浸润课程教学,既以美的课程架构支撑课程体系,以美的形态展示课程内容,以美的过程传播知识要点,以美的感受贯穿整个教学互动,达成课程教学既定目标。

2.科研美育:研究美,创新美相辅发展

美育是创造教育,可以激发生命活力,培养独创性和创造性直觉。科学研究的目标及宗旨是以创新形式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目标是解题,核心是创新。创新(Create)在西文中最初的原意是指事物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与现代“设计”的概念是吻合一致的。“设计”的立足点是创新,运用一定的科学原理解决现实问题,其中还应遵循的是审美法则——既要解决问题,更要兼顾审美。由此可见,科研与审美在创新创造层面是高度一致的,科研与审美是有机的整体,创新创造美,美激发创新创造。科研可以拓展审美教育的边界,而美育的融合性与开放性决定了其对科研的涵养。因此,科研美育是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与审美水平的重要支撑,它可以从美育科研与科研美育两个方面着手来推进。

首先,科研是美育的有效载体。科研的动态严谨、人本主义精神与美育内在的人文性相协调,科研的过程是培养研究生创造性和科学思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扎实的研究,以审美规律法则指导研究方法、过程,以美的形态呈现研究成果,以向美之心直视研究难点,以人本精神攻坚克险。科研中涵容美,科研中传递美。

其次,以美育科研支撑、指导美育实践可以反哺、丰满研究生美育本身。美育以艺术教育为重要手段,是介于艺术、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美育科研与其他学科科研相比具有隐秘性和内化性的特点,因此,美育科研应首先注重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门类的交叉,以审美要素、规律、法则参与研究过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探讨审美教育的创新法度与内在逻辑,尝试发现并解决审美教育过程中的现实困扰和理论难题。美育科研可以加强高等教育中对美育性质、功能、目标、方法及重点、难点的研究,客观上也可以提高美育研究群体的科研水平,有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综合质量,对全社会审美水平的提升也具重要意义。美育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品格,美育的科研应紧密联系育人实际,从育人第一线发现问题,提升到理论高度开展研究,这样才会使美育研究充满动力与活力。

3.师德美育:厚品敦行,形神兼修,综合发展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除了传统的教育指导者的角色外,导师还是专业发展与专业实践的倡导与示范者,同时还是研究生的人格模范与学术榜样。因此,导师的行为、品格以及审美、创造能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师德美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情感教育,是研究生美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就是通过导师学术模范品行,给学生留下美的印象,从而实现美育功能。研究生师德美育不仅是规范导师的举止言行,更是把师德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诉诸学生,这样既扩展了审美教育的内涵,又提高了师德本身的价值[18]。新时代研究生师德美育具有三个特点。

首先,师德美育是鲜活的感性形式表现。它既是自然人精神层面的善、美综合,也是导师内在好恶、品格、修养的外部感性显现。如导师仪表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做学问的博学严谨、精益求精,对待学生的宽严相济、平等平和,对待发展的积极乐观、主动端正,对待评价的公平公正、襟胸宽广,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民族观等等,这些都将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由此可见,教师既是行业、职业,又是与社会分工相对应的身份、角色。蔡元培与朱光潜先生都曾有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教师的“出世”是为人师表,淡泊名利,超然世俗,以德塑像,怀仁善美,具有非功利性的特点;教师的“入世”是投身社会,深耕本职,踏实积极,向上追求。教师的师德应包含“师”的广义“出世”与狭义的“入世”,既能做到积极乐观,为人师表,又能自我发展,与美同行。

其次,研究生师德美育具有自主、开放的特点。师德美育是以自动、自主、自觉的形式展开的,在师与生之间、教与学的过程中自然呈现。它既愉悦心灵又饱含给养,既有“形”又无“界”。师德美育的途径包括但不囿于导师课上的知识传授,课下的悉心交流,事端的俯身躬行,言谈举止的芳兰宜人,学术上的解惑传道等。导师与在研究生的教学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将行为规范形象化,道德品行可视化,观念理论具象化,从而实现以美涵智、以美化人。

第三,师德美育具有时代性与自由性特点。师德之美是导师的素养体现,品行、品德是导师素养的核心部分,美是师与德过程呈现与结果的感受,而时代是师德美育的外部环境因素与限定条件,师德传承稳定不断补益,美育因时而变,持续自衍融新。席勒认为:“在审美的国度中,人就只须以形象显现给别人,只作为自由游戏的对象而与人相处。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10]从席勒强调审美教育的自由与愉悦性中不难得出:实施师德美育,需要师生之间构建和谐的心理环境,其前提是以“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来实施师德美育。导师应破除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与学生建立起自由、互尊、互重、平等的关系,以无拘束的交流塑造导师美好的形象,从而为实施师德美育铺平道路[18]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 2号[A/OL]. (2019-03-29) [2023-10-23].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4/201904/t20190411_377523.html.

[2]朱永新.教育要积极应对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需求[N].中国教育报, 2022-10-27.

[3]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EB/OL]. (2021-04-19) [2023-10-10].

http://www.9stheory. cn/yaowen/2021-04/19/c_1127348969.htm.

[4]吕立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72.

[5]曾繁仁.审美教育:一个关系到未来人类素质和生存质量的重大课题[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科版), 2002(6): 8-10.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930.

[7]蔡元培.蔡元培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64.

[8]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9: 11.

[9]杜卫.论美育的内在德育功能——当代中国美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之二[J].社会科学辑刊, 2018(6): 48-58.

[10]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112-115,39-56.

[11]凯洛夫.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48: 52-78.

[12]董学文.论马克思主义美育观的本质和特征[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5): 5-11.

[13]鲍列夫.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 55-171.

[14]潘世墨.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 2007-09-24.

[15]李凤亮.美育给大学科技创新插上翅膀[N].光明日报, 2021-11-30.

[16]李立国.研究生培养,要以课程为抓手[N].光明日报, 2022-04-12.

[17]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19.

[18]钱国华.试论师德美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4): 2.

关闭窗口
Baidu
map